就诊指南 就诊指南
出诊安排 出诊安排
专家目录 专家目录
出诊信息查询
科室:
医生:
出诊时间:

一站式查询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官网>新闻动态>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浮针盛会在穗举行 高手云集研讨“针功夫”
发布时间:2020/1/20 15:17:19 来源: 发布人:

 2019年12月14日上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浮针专业委员会2019年会暨浮针在疼痛康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学习班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白云分院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书记曹礼忠,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金世明,广州中医药大学针康学院院长唐纯志,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副院长邱建永,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徐振华,以及浮针发明人符仲华博士等专家和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华浮针学会副秘书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浮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栋主持。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院长曹礼忠致欢迎辞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曹礼忠院长对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浮针专业委员会年会给与了高度评价,对浮针的开展及相关工作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并就进一步推动浮针的发展和提高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他号召针灸康复专业及其他专科的专家及同道,响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号召,以推进浮针的发展为契机,在中医药发展建设中发挥作用,助力健康中国。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金世明致辞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金世明从国际形势、世界格局入手,介绍了国家对发展中医药的高度重视和新政策,肯定了浮针“诚朴勤仁”的理念,表扬浮针有力地站到了世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最前沿,为从事中医药事业的专家、学者做出了榜样,他号召大家积极学习和推广像浮针一样优秀的中医药核心技术,让知识、技术上升为智慧,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医疗安全,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学院院长唐纯志讲话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学院院长唐纯志教授表示针灸专业,需要百花齐放,他鼓励在校学生、研究生、年轻教师学习浮针,并高度评价了浮针医学理论及临床疗效,他说今后将加大浮针医学医教研三位一体的的全面发展。
 
 
 
广东省中医院总院针灸科主任徐振华 
 
广东省中医院总院针灸科主任徐振华介绍了针灸在国际国内得到的认可,但在继承和创新、核心竞争力方面,针灸尚有不足,没有针灸专科优势病种,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临床证据和深入的机理研究,针灸在国际上甚至受到来自于干针的压力。浮针给与我们医生带来思路上的转变,临床疗效上已经明显优于干针疗法,我们需要的是深入浮针医学机理研究,预祝浮针医学走得更远、更广。
 
 
浮针发明人符仲华教授
 
浮针发明人符仲华教授对此次会议的主办单位和相关机构表达了衷心的感谢。他说广东是浮针的福地,广东浓厚的中医药氛围使得浮针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他感谢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浮针专业委员会组委会的所有工作人员为大会的顺利召开付出的汗水。符仲华教授表示,在注重临床疗效的同时,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浮针的科研工作,推进相关的研究,使浮针在科研和临床都能取得更好的进展。
 
 
直击会议现场
 

在12月14日接下来的讲课环节,贺青涛、杨栋、孙健等主任分享自己运用浮针治疗疾病的心得体会。黄辉霞、孙玉芝、邓慧明、陈庆亮、游妙玲、李顺莉、徐述、曾萍萍等常委分别从浮针的基本操作、浮针在临床疾病中的运用等角度,讲授个人经验。

 

贺青涛
《浮针临床的几个要素》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浮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白云院区康复科贺青涛主任做了《浮针临床的几个要素》的报告。浮针的特点是疗效好、疗程短、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理论明确、适应症广,这是医生和病人都喜欢的。但浮针人在浮针路上难免有各种疑惑,着重强调影响浮针治疗的要素之:时间、位置、痛不痛。强调,明确疾病的诊断、病因病理,用一元论的思路,分析病情,正确判断浮针的适应症,才能预计疗程,评估预后。

 

 

 

 

杨栋
《浮针治疗“淋巴水肿”一例》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浮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康复科副主任治疗师/医师杨栋主任,给大家汇报了精彩的黄灯病例《浮针治疗“淋巴水肿”一例》浮针医学适应症,是在临床过程中反复验证了的与肌肉相关的疾病,分为绿灯病症、黄灯病症、红灯病症。黄灯病症内包括目前发病机理欠清、治疗手段有限的一些病症。如:浮针治疗“淋巴水肿”一例,患者病程20余年,右侧下肢肿胀、水泡、反复发热(最高40度)、疼痛,治疗16诊后发热、疼痛不再反复,目前已治疗近2年100诊次,患者肿胀已缓解大半,生活基本恢复正常。

 

 

 

 

孙健
《血环境不良对浮针临床疗效的影响》
 

 

 

 


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浮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主任、浮针教学专家组老师孙健,给大家详细分析了《血环境不良对浮针临床疗效的影响》浮针治疗五部曲的最后一部叫“抽血化验”,就是在明确浮针适应症的情况下,浮针治疗即时效果不好或远期效果不好,就一定存在影响浮针疗效的因素,其中一大类叫“血环境不良”。在浮针人熟知的三高、贫血等因素之外,强调了慢性感染、风湿免疫性因素对浮针临床疗效的影响,对大家带来思考的空间。

 

 

 

 

黄辉霞
《第一现场——按图索骥找患肌》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浮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符仲华弟子黄辉霞博士给大家带来精彩的《第一现场——按图索骥找患肌》众所周知,浮针所治疗的病症,是有功能性病变的肌肉(患肌)引起的,从临床病例开始,强调了患肌、第一现场的重要性,强调浮针治疗三辨:辨病、辨肌、辨势。综合望闻问切资料,按图索骥查找患肌,按浮针治疗五部曲处理患肌,是浮针临床的基本功,是浮针临床疗效优劣的基础。

 

 

 

 

孙玉芝
《浮针医学基本操作——扫散》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浮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院孙玉芝博士,带大家一起学习《浮针医学基本操作——扫散》

扫散是浮针疗法的核心操作,是浮针学习的三座大山之一。从扫散历史、操作要点、注意事项、作用(意义),结合符老师的扫散视频、B超下浮针扫散的静/态显示,把貌似简单的操作,做了详细的解说。

 

 

 

 

邓慧明
《浮针再灌注活动选择策略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浮针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康复科邓慧明医生给大家分享了《浮针再灌注活动选择策略》再灌注活动的提出,同患肌理论的提出一样,是推动浮针疗法飞跃式发展的重要环节。结合病例,分析了再灌注活动的操作要求、分类、方法及注意事项,浮针用于中风患者肢体康复大有可为。

 

 

 

 

 

 

 

 

会议现场座无虚席

 

 

 

12月15日上午,学习班仍继续展开,会议邀请到刘建新、陈俊泽、李俊儒、李国学、刘俊峰、古志林等专家指导为各位学员讲解浮针临床治疗中常用的肌肉。今年的学会增加了“浮针工作坊”环节,将带教答疑与现场操作的模式相结合,更加深入地指导学员巩固浮针理论、规范浮针操作。

 

 

 

 

现场分组实操、讨论,十个组长抽签决定

 

 

 

 

 

 

 

 

 

 

 

本次浮针年会获得了广大学员一致好评,浮针疗法是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康科传统优势治疗项目。该技术自从在我院推广应用以来,已逐渐形成受众面广、疗效优越、口碑良好的优势局面,相信未来浮针将成一张精彩的名片。

 

 

 

友情链接
    
    

Copyright (C) 2009 GuangDong Seco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恒福路60号  邮编:510095  联系电话:020-83482172,83494579   
粤ICP 0502896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175号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